发布时间:2025-02-22 10:33:26    次浏览
▲山上风大,夫妻俩找来绳子固定花圈。原标题:渝黔交界处有座红军墓一对年轻夫妻天天扫墓日前,重庆晚报记者顺着当地人的指引来到箭头垭。高约7米的红军墓修建在山顶一处较开阔的平坝上。这是一座无名红军墓,贵州尧龙山镇政府修建了一座碑,碑文上提到1935年有5名红一军的战士在此牺牲。红军墓旁有一个花圈,一对青年男女正在埋头捡拾被风吹散的花瓣。今年39岁的廖军是这座砖瓦房的房主,他一边捡花瓣一边对重庆晚报记者说:“早上刚有石壕矿上的人来送花圈和鲜花。花圈我们帮忙绑在墓碑上,但被风吹散的花瓣要尽快打扫干净。”“我们是天天在扫墓,墓地和家连在一起,红军墓打扫得不干净,我们也没脸面。”廖军的妻子王啟梅今年37岁,她说前来祭拜红军的大都是重庆人,“这周每天都有人来扫墓。不过有时也有人上山来耍,路过红军墓时如果有不懂的,我们就是讲解员。”重庆晚报记者从中国共产党历史网上看到了关于这5名红军牺牲的故事。一名是红军司务长,在箭头垭为掩护受伤红军战士突围时落入松坎盐防军手中,在羊叉乡(现属石壕镇)茅坝坪坎下小垭口处英勇就义。另两名是1935年二三月间在石壕李汉坝漆树坪农民李树清家牺牲的刘姓和恰姓红军重伤员,由李树清等掩埋在油港咀岩洞前面。还有两名是红军到达石壕时因伤势过重而牺牲的伤员。一名战士牺牲于李汉坝的周家店子道旁,由农民王昌培等就地掩埋;一名战士牺牲于石壕兴隆村,由当地农民杨玉林等将其生前所带军毯包裹遗体掩埋于山坡上。